行业新闻
从中水利用途径与输运情况分析再生水
新闻详情
从中水利用途径与输运情况分析再生水
发布时间:2012-03-10 阅读次数:522
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10 年全国城市再生水生产能力 1082 万 m3/d,利用量 33.7 亿m3,东中部地区北京、河北、山西等省市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在北京、天津等严重缺水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已相当普遍,中水回用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水资源相对丰富、水价低廉的地区,中水工程并不普及。城市现有大多数工程为政府主导或强制公共建筑物配套建设的中水设施,部分工程运营状况不良,根源在于技术、经济、制度方面没有理顺可持续运营的机制。根据 2002 年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城 市 污 水 再 生 利 用 分 类》(GB/T 18919-2002),用于回用的再生水被分为五大类:农、林、牧、渔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和补充水源水。目前市政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杂用水、景观环境用水和工业用水;其中城市杂用水可用于冲厕、道路冲洗、绿化、消防、洗车等。但总体来讲中水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应用潜力。再生水配送主要靠管网输送和车辆运输。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可分为单栋建筑物、
大中规模集中区和城市集群三个层次,建筑用水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双路供水,即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阶段考虑布置中水输送和入户管线。 由于再生水行业近年才进入成长发展期,而早期城市规划并未考虑和预留再生水利用空间,重新规划和新建管网基础投资较大。特别是在
已建成的老城区内铺设再生水管线,只能在道路改造时考虑随路建设,再加上城市建成区道路下基本都埋有各种管线,部分地区甚至不具备铺设中水管线条件,使管线建设难度和投资逐渐加大。另外,管线建设受拆迁的制约也比
较大。而采用车辆运输形式,费用包括了燃油费、车辆保险费、保养维修费及人工费等的价格较 高,也限制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