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旗舰环保展 IE expo China 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环保新机遇!微软花了17亿美金,只为把便便埋在地下

2025-09-04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zrone




1

微软要花钱把屎埋到地下?


没错,这个屎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意思。


近日,华尔街日报报道,微软与德克萨斯州的废物管理公司 Vaulted Deep 签订了一份长达 12 年的协议,后者将收集 490 万吨有机废物,这其中就包括了粪便,还有污泥、农业废弃物等,Vaulted Deep 将把这些废弃物与稠浆混合后注入地下约 5000 英尺处。[1]


微软为啥要做这么件事儿呢?要知道,微软要为这事儿花掉17亿美金,我特意查了一下,这笔钱占其年营收的……0.6%(好像没多少)。



2

微软为啥要做这件事?


微软做这事儿是为了是抵消其AI算力的碳排放。


近年来,AI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都或多或少的使用过各类AI工具,比如豆包、Kimi、Deepseek等。我们每次调用各类AI为我们写作、画图、编程时,背后都有AI算力在耗能排碳。


关于“碳减排”“碳中和”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场合听到,简单来说就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影响地球气候变化,因此全球各国均制定了计划,要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量一样多,甚至还要把之前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清除掉,达到“碳中和”。


微软也制定了自己的减排目标,要到2030年实现负碳排放,并力求到2050年从环境中清除比公司自成立以来排放的更多的温室气体


AI的算力需要大量的消耗能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我们熟知的大名鼎鼎的ChatGPT就是 OpenAI 的明星产品,而微软累计向 OpenAI 注资137.5 亿美元,拥有OpenAI LP 49%的股权(OpenAI 的整体架构分为非营利母公司 OpenAI Inc 和营利性子公司 OpenAI LP)。这部分碳排放自然要算到微软头上一部分了,而且这部分碳排放很难直接减排。

碳信用提供了一种非直接的减排机制,你可以购买别人的减排项目,这些减排项目的减排量可以和自己的排放相抵消。


根据微软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2020年至2024年间,微软共排放了75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微软为此购买了大量的碳清除信用额度。截至目前微软已获得超过8300万吨的碳清除量,仅2025年就已经购买5900万吨。


微软支付给Vaulted Deep的17亿美金,实际就是购买的碳减排量,Vaulted Deep用这个钱把“屎”埋到地下会实现环境中的碳清除,Vaulted Deep每埋一吨“屎”,微软需要支付约350美金,获得对应的碳减排量,这部分减排量可以算做是微软的减排量,可以用来抵消AI算力的碳排放。


3

Vaulted Deep公司

是如何把屎给埋下去的?


Vaulted Deep 2023 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前身为废物管理公司 Advantek 的气候科技子公司,专注于有机废物地质封存以永久除碳



根据Vaulted Deep官网介绍,泥浆注入技术是一种地质压裂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实现商业化,用于处理油田废弃物。该技术已在全球数百家设施中安全、成功地应用。Vaulted Deep率先将生物泥浆注入技术应用于碳去除领域。[2]


根据其描述,注入到的地层位置和数百万年来安全储存碳氢化合物的自然地层相同,意思是说这些屎和有机物和原本的石油等矿藏所处的深度保持了一致,和石油天然气一样,如果没有人为的开采行为,这些屎就可以一直封存在地下,达到碳封存的目的。


该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收集与预处理

首先,公司与市政、农场、工厂等产废单位合作,收集湿态废物,简单筛分去除大块杂质,得到适合制浆的废弃物原料。

2、制浆与混合

第二步,将这些废弃物加入水和膨润土等助剂,制成流动性“生物泥浆”,类似石油钻井液。

3、深井注入

然后通过定制高压泵,将泥浆注入地下1500-5000 英尺(约 450-1500 米)的多孔岩层(如砂岩、盐层),注入后顶部覆盖不透水页岩 / 盐盖层(可以理解为水泥),形成永久封存。

4、封存验证

为了验证封存效果,每批次泥浆还包含荧光示踪剂,监测其在地下的封存状态,并由第三方公司 Isometric 每年审计。


通过这样的封存技术,使得这些屎和有机物可以像石油矿藏一样,在地下万年之久,从而实现碳减排。我们之前把煤炭、石油从地下开采出来使用造成了碳排放,这一过程有点像开采的逆向过程,把这些有机物再埋回去,没准万年之后,又变成石油了……


4

特朗普都不搞碳中和了,

微软为啥还花钱做碳减排?


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最近我们都看到新闻,特朗普退出了巴黎协定,最近美国能源部气候工作组还发布了一份名为《温室气体排放对美国气候影响的批判性综述》的报告,意思是说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没啥关系,“显著性存在不确定性”。[3]美国都不搞“碳中和”了,微软为啥还下这么大力气,花这么多钱去做这些“碳封存”项目呢?


我们分析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是自己已经承诺了,要说话算数。


我们知道比尔盖茨一直是热衷于气候问题的,比尔盖茨2021年出版了《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是他近 25 年来唯一一本亲自撰写的新书。这些大佬不像我们普通人只关心自己的衣食足行,而是富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尔盖茨应该是打心里认为碳排放是会造成气候问题的。


美国总统4年一个任期会出现承诺变化,但是微软的老板可没换过,所以其在气候和减排方面的认识和决策以及承诺可不能说变就变,使得企业信誉荡然无存。


其次,是ESG要求。


ESG代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是一种评估公司、组织或政府在可持续发展和道德责任方面表现的框架。


关于ESG的细节我们不做过多阐述,你只要知道ESG评分会影响着公众公司的社会形象、信用评级、投融资等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就行了。


如果不按ESG的游戏规则,有可能从公司品牌形象到贷款利率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这些公司为了完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自己的减排承诺,或是证明产品没有造成环境污染或气候恶化,会通过购买碳信用这一行为来实现自己的减排承诺,使得公司或产品实现碳的“净零排放”。


第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还不是一回事。


虽然美国本届联邦政府退出了巴黎协定,但这也不意味着下届政府不会重返巴黎协定。另外,美国各个州情况也不一样,在气候政策上展现出显著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比如美国首个基于市场的强制性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有11个州参与,致力于减少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一倡议并没有因为联邦政府退出巴黎协定而终止。[4]


再比如前一阵子沸沸扬扬的“大而美法案”,特朗普政府取消了汽车碳积分的条款已正式生效并执行,这对零排放车辆(ZEV)积分制度造成严重冲击,也使得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关系迅速恶化。


然而,特朗普的计划并不一定能得到实施,“大而美”出台后,加州州长Gavin Newsom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重申该州对部署零排放汽车(ZEV)的承诺,并启动 “先进清洁汽车 III” 法规的制定工作,以推进新的减排策略。



“我们不会让特朗普以及受污染企业操控的共和党人实施的这一非法行径,阻碍旨在净化空气、保护我们孩子的健康并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竞争力的合理政策。我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确保加州继续推进我们在向更清洁汽车转型方面引领世界的进程。”

—— 州长加文・纽森


第四,微软还要适应其他国家的减排要求。


微软的产品和服务并非只在美国本土销售,而是全球的。多数国家还是在执行《巴黎协定》的,都宣布了减排时间表,微软的产品要进入这些国家或地区还是要交碳税的。比如欧盟执行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产品减碳或零碳排放,这些产品进入欧盟还是会被征收高额的碳边境调节税。


5

碳中和的未来

和对环保行业的影响


虽然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否定温室气体和气候问题的关联,但是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发布的六版研究报告来看,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恶化的关联性,这可是集合了全球顶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人类活动造成大气层内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进而造成气候恶化这件事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认同温室气体的减排行为,并制定了减排目标和路线图。


如果说环保行业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那么碳行业则为了解决更为宏观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氧化碳(CO2)在许多方面与所谓的“标准空气污染物”存在差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硫化氢、VOC、臭气排放等污染效果“立竿见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污染性”显得更为隐蔽,它不会影响局部空气质量,在环境浓度下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毒理学影响。但是其造成的是全球范围几乎无差别的“气候危害”。从这个维度来讲,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污染”排放,连美国最高法院都裁定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属于《清洁空气法》定义的需监管“污染物”


碳减排为环保行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由生态环境部主导,很多高校建设的碳中和学院也都是在原来环境类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我们也观察到,很多环境类咨询公司也涉足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碳足迹核算等“双碳”相关的业务当中。传统的一些环保项目,本身也是碳减排项目,也可以通过碳信用的开发获取减排量进行销售。在技术领域,也会出现减排的新建和改造项目机会。


当我们使用“ChatGPT”越多,“微软们”则需要花越多的钱去把屎埋入地下……


这一逻辑对于现有很多环保企业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商业机遇。


隐私协议
×

平台信息提交-隐私协议


隐私政策

原则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也感谢您对本公司和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我们非常重视保护您的个人隐私数据,希望您在访问我们的网页时感到放心。保护您的隐私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一定会遵守数据保护方面的强制性法规。我们的员工也有义务确保所有信息保密,公司会为他们提供数据保护和安全方面的常规培训。下面向您简单介绍我们如何保护您的隐私数据,以及当您使用我们的在线服务时,您的数据会如何被使用。

 

数据访问

当有人访问我们的网页时,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会收到访问数据,并将以保护目的将其保存下来,以便我们识别您。此类数据包括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名称

所在国家

从哪个网站访问我们

如果您是从搜索引擎访问,所使用的搜索关键词是什么

您访问了我们哪个网站

用户访问所使用的工具(浏览器、操作系统)

从我们的网站下载的文件(如PDFword文档)

访问持续时间

访问日期和时间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优化服务,并能在一些条件下,例如您再次访问时,为您量身定制内容。如果您已经有数据存储在我们这里,多数情况下,新数据会被更新到已有数据中。

 

个人数据

个人数据是指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明确确定您的身份的信息。我们向您收集的个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您的用户名、姓名、称谓、公司名称、所在部门、职位、省份、通讯地址、邮编、座机号、手机号、通讯语言和电子邮件地址等。我们只在您自愿提供时才保留此类个人数据,如作为注册的一部分、调查、参加抽奖、联系人调查、新闻稿发送或在线订单处理等。此外,个人数据仅在必要时使用,且只在您许可的情况下用于合法用途。为确保您的数据传输安全,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会在一些安全区域采用加密手段。也就是说,原则上第三方无法读取您的浏览器和我们的网站之间的通信。另外,使用我们的网站即意味着您知晓并同意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收集、储存和使用您的个人数据,以及将您的个人数据提供给其境内外的集团公司与合作伙伴储存和使用。

 

向第三方传递个人数据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在一些服务中引入了一些高质量的合作伙伴。这些伙伴均遵守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在数据保护中所遵守的强制性规定。我们仅在如下情况下才向该等第三方传递个人数据

在我们通过本网站向您提供任何服务的过程中确实需要接受来自第三方的服务,而相关服务的提供依赖于您的个人数据;在此情形下我们会向您进行明确说明,您可以予以拒绝我们向相关第三方传递您的个人数据,但您的此项拒绝将导致我们无法向您提供相关服务;

您已经事先给予许可的一些例外情况

 其他信息 - 如您自愿提供的主要兴趣等 - 不会被传递给第三方。只有在有关法律法规或有权机关要求的范围内,个人数据才会被传递给相应有权机关。

 

发送商业信息

我们可能使用您的个人信息向您推送商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短信/彩信和电话。向我们提供您的个人信息,即表示您同意并知晓我们使用该个人信息向您推送商业信息。您可以通过推送中的相关指示退订该商业信息推送。

 

撤销权

如果您书面向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或其代表要求停止使用或删除您的个人数据,我们会立刻照办。如果您是我们网站的注册用户,如有必要,您可以自行查看数据并进行删除或修改。

 

Cookies

Cookies是一些小文本文件,这类文件在中国和全世界均广泛使用。Cookies文件在您访问我们网站时建立,并由我们的服务器存储在您的硬盘上。我们的cookies中不含有任何特定个人的信息。此外,由我们的服务器存储的cookies只能由我们读取,其他外部网站不能读取。多数浏览器默认自动接受cookies,如果您不希望使用cookies,可以在浏览器中关闭该功能。请您事先了解自己浏览器的各种设置。不使用cookies您也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但是可能会限制我们为您提供的服务。

此外,在本网站运行过程中,为了优化向您提供的服务,除了以上所述Cookies以外,我们还可能引入其他数据处理或收集技术。在我们引入该等技术前,我们将进行通知并相应修改数据保护条款。与Cookies相同,您可以在访问我们的网站的任何时候拒绝适用该等技术。

 

其他活动数据 (Javascript, ActiveX)

如果有安全需要,您可以在任何时候在浏览器中关闭JavascriptActiveX和其他含有可执行元素的网络控件和脚本语言。我们的网页在关闭Javascript后仍可正常浏览。

 

链接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一些网页中含有通往其他网站的链接。我们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检查这些网站。但是,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不对网站中外部链接的任何内容承担责任。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也不对链接到或提及了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网站中的任何内容负责。

 

修改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保留在任何时候,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前提下,修改数据保护条款的权利。

 

提问和建议:

如果您对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数据保护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我们:ieexpo@mm-z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