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一段时间,澎湃新闻报道的“毒营养土事件”影响挺大。
为此,“环保圈”也专门发文《“毒营养土”根本原因:污泥处理处置费用谁来买单?》,分析了“毒污泥”“毒营养土”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监管失灵。
文章发出来后,有好几位读者跟我们联系,表达了对文章观点的认同。一位读者说:
看了您发表的污泥问题,特别赞成。江苏宿迁这边污泥处置已经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了,好多制砖厂打着堆营养土、养蚯蚓的旗号,低价竞标污泥,然后污泥露天堆放,臭气熏天,环保隐患严重。但正规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处理单位反而因为价格太低没法接收到污泥,让人无语。
劣币驱逐良币,让良币无所适从,成了污泥处置行业的普遍现象。
而这种现象,不光在污泥处置行业有,在生态环境监测行业也有。
低价竞标,扰乱市场,卷死同行,坑死自己。
应该说,每个行业在发展早期可能都会经历这样的“野蛮生长”阶段,然后经过一轮净化,优胜劣汰,再逐渐成熟、正规起来。
如今,生态环境监测行业正处于这个转折点。
转折的契机,就是一份文件——《生态环境监测条例》。
11月6日,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下称《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条例》共7章49条,主要的目的就是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的支撑作用。
同时,它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帮助这个行业改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01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塑造健康行业生态
过去,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小、散、乱”,低价竞争突出,主要原因是没人管,或者说管理力度不够。
而《条例》的颁布,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是一部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专门行政法规”,也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正式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条例》通过统一标准、明确责任、强化惩戒,构建了覆盖“监测-数据-监管-问责”全链条的刚性制度框架。
比如,《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开展监测服务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技术能力、技术人员和管理能力,并按照规定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其中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这是事前准入措施,要求第三方监测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从入口就筛选掉一部分能力不足、水平不够的企业。
第三十七条还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技术服务机构的规模、技术能力、技术人员水平、管理能力、信用状况等,对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引导技术服务机构规模化发展,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公信力。
这是事中监管措施,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有助于分门别类,管理细化,管得更好。
还有第四十三条,技术服务机构有违法情形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
这是事后惩罚措施,警钟长鸣,加大违法成本,让第三方监测机构不敢轻易违法。
总之,通过这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理,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净化市场生态,为合法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善过去“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条例》第九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生态环境监测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大生态环境监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国际交流合作。
这条是明确了国家会鼓励监测科技研发,这样一来,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将得到更多支持和认可。
《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鼓励通过非现场检查、使用非接触式技术手段开展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第二款又规定,鼓励在生态环境监督监测中使用遥感监测等非接触式技术手段,提升监测效率,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的影响。
这些规定说得已经非常清楚了,国家鼓励“非现场、非接触式技术”,至于“非接触式技术”是什么,肯定包括遥感监测,应该还有其他的。
这些要求,也有助于推动物联网模块、数据加密与防篡改技术等与传统监测设备融合,催生新一代“智能监测终端”,打造“智慧监管”模式。
《条例》第五条还规定,国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这些“天地一体、陆海统筹”“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将直接刺激对无人机(船)、卫星遥感、走航监测、传感器网络、AI数据分析平台等先进装备、软件和技术的需求。
总而言之,需求已经明确,技术方向也已经确定,至于企业能不能把握住机会,还要看你手里有没有相应的“金刚钻”,才能最终揽住这波“瓷器活”。
《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监测设备,并对监测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定、校准,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这样一来,就有助于促进业主选择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的高品质设备,从而压缩低质设备的市场空间。
《条例》第四十二条还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发现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监测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规范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对企事业单位予以处罚外,可以将该设备有关情况以及其生产者、销售者向社会公布,并通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者、销售者依法处理。
这条的意思是,监管部门发现监测设备有问题之后,除了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还可以将其“昭告天下”,造成这些设备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社死”,从而加大其违法成本。
有的时候,企业害怕的不光是那几十万罚款,要是名声臭了,没人买了,问题则更加严重。
总之,以上两条规定可以看作是“胡萝卜+大棒”政策,好的设备、高质量的设备,国家鼓励购买;差的设备、有问题的设备,不光要罚款,还要向社会公布,影响其未来销售。
通过这一正一反两方面手段,就能起到优胜劣汰,净化行业的目的。
总之,《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对于生态环境监测行业来讲,是一个转折点。
它起到的最大作用,是加强监管、净化行业,为正规企业营造空间,让违法企业无处遁形。
在这样的情况下,“良币”就不会再被“劣币”胁迫,行业发展就能进入良性轨道。
而在良性轨道上,比拼的就是谁质量更好、谁技术更先进,优秀企业有望崭露头角,落后企业则会被淘汰。
所以说,这部《条例》对于生态环境监测行业来讲也是一轮“大考”、一次“洗牌”,将成为很多第三方监测企业命运的“分水岭”。
总体来讲,这对生态环境监测行业来讲是一件好事。行业将逐步走向正规,优质企业也能承接“劣币”离场后腾出来的市场空间,做大做强。

平台信息提交-隐私协议
原则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也感谢您对本公司和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我们非常重视保护您的个人隐私数据,希望您在访问我们的网页时感到放心。保护您的隐私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一定会遵守数据保护方面的强制性法规。我们的员工也有义务确保所有信息保密,公司会为他们提供数据保护和安全方面的常规培训。下面向您简单介绍我们如何保护您的隐私数据,以及当您使用我们的在线服务时,您的数据会如何被使用。
数据访问
当有人访问我们的网页时,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会收到访问数据,并将以保护目的将其保存下来,以便我们识别您。此类数据包括
•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名称
• 所在国家
• 从哪个网站访问我们
• 如果您是从搜索引擎访问,所使用的搜索关键词是什么
• 您访问了我们哪个网站
• 用户访问所使用的工具(浏览器、操作系统)
• 从我们的网站下载的文件(如PDF或word文档)
• 访问持续时间
• 访问日期和时间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优化服务,并能在一些条件下,例如您再次访问时,为您量身定制内容。如果您已经有数据存储在我们这里,多数情况下,新数据会被更新到已有数据中。
个人数据
个人数据是指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明确确定您的身份的信息。我们向您收集的个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您的用户名、姓名、称谓、公司名称、所在部门、职位、省份、通讯地址、邮编、座机号、手机号、通讯语言和电子邮件地址等。我们只在您自愿提供时才保留此类个人数据,如作为注册的一部分、调查、参加抽奖、联系人调查、新闻稿发送或在线订单处理等。此外,个人数据仅在必要时使用,且只在您许可的情况下用于合法用途。为确保您的数据传输安全,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会在一些安全区域采用加密手段。也就是说,原则上第三方无法读取您的浏览器和我们的网站之间的通信。另外,使用我们的网站即意味着您知晓并同意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收集、储存和使用您的个人数据,以及将您的个人数据提供给其境内外的集团公司与合作伙伴储存和使用。
向第三方传递个人数据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在一些服务中引入了一些高质量的合作伙伴。这些伙伴均遵守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在数据保护中所遵守的强制性规定。我们仅在如下情况下才向该等第三方传递个人数据
• 在我们通过本网站向您提供任何服务的过程中确实需要接受来自第三方的服务,而相关服务的提供依赖于您的个人数据;在此情形下我们会向您进行明确说明,您可以予以拒绝我们向相关第三方传递您的个人数据,但您的此项拒绝将导致我们无法向您提供相关服务;
• 您已经事先给予许可的一些例外情况
其他信息 - 如您自愿提供的主要兴趣等 - 不会被传递给第三方。只有在有关法律法规或有权机关要求的范围内,个人数据才会被传递给相应有权机关。
发送商业信息
我们可能使用您的个人信息向您推送商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短信/彩信和电话。向我们提供您的个人信息,即表示您同意并知晓我们使用该个人信息向您推送商业信息。您可以通过推送中的相关指示退订该商业信息推送。
撤销权
如果您书面向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或其代表要求停止使用或删除您的个人数据,我们会立刻照办。如果您是我们网站的注册用户,如有必要,您可以自行查看数据并进行删除或修改。
Cookies
Cookies是一些小文本文件,这类文件在中国和全世界均广泛使用。Cookies文件在您访问我们网站时建立,并由我们的服务器存储在您的硬盘上。我们的cookies中不含有任何特定个人的信息。此外,由我们的服务器存储的cookies只能由我们读取,其他外部网站不能读取。多数浏览器默认自动接受cookies,如果您不希望使用cookies,可以在浏览器中关闭该功能。请您事先了解自己浏览器的各种设置。不使用cookies您也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但是可能会限制我们为您提供的服务。
此外,在本网站运行过程中,为了优化向您提供的服务,除了以上所述Cookies以外,我们还可能引入其他数据处理或收集技术。在我们引入该等技术前,我们将进行通知并相应修改数据保护条款。与Cookies相同,您可以在访问我们的网站的任何时候拒绝适用该等技术。
其他活动数据 (如Javascript, ActiveX)
如果有安全需要,您可以在任何时候在浏览器中关闭Javascript、ActiveX和其他含有可执行元素的网络控件和脚本语言。我们的网页在关闭Javascript后仍可正常浏览。
链接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一些网页中含有通往其他网站的链接。我们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检查这些网站。但是,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不对网站中外部链接的任何内容承担责任。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也不对链接到或提及了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网站中的任何内容负责。
修改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保留在任何时候,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前提下,修改数据保护条款的权利。
提问和建议:
如果您对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数据保护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我们:ieexpo@mm-zm.com